A+ A-
A+ A-
林家村坐落于群山环抱之中,仿佛一颗镶嵌在翠绿宝石中的宁静村落。

村庄的西周是连绵起伏的山脉,山间云雾缭绕,仿佛仙境一般。

清晨的阳光透过薄雾洒落在村庄上时,整个林家村都笼罩在一片金色的光辉之中,显得格外宁静而祥和。

溪边,一声声清脆的啼哭打破了山间的宁静。

正在打水的林大娘循着声音望去,看到了一个翠色竹篮,竹篮里有一个绣着牡丹花样式的蓝色襁褓,襁褓己经有些松动,一个小婴儿正挣扎着伸出手晃动着,好像是要抓住什么东西。

林大娘见状立即放下木桶,将裤腿挽起,涉水过去。

走到婴孩身边才发现,竹篮里有一封信和几张银票,小婴儿依然啼哭不止,林大娘见状立即将孩子抱起小心安慰,往周围喊了几声,见无人大应便将信和银票仔细收好,提着篮子,回家去了。

走了几步,又折返回来,带上了打水的木桶。

林大娘是个寡妇。

虽然她也姓林,但她不是本村人,她是跟着丈夫搬过来的。

刚搬来林家村的头两年,夫妻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,甜甜蜜蜜。

但好景不长,天灾肆虐,民不聊生。

边境战事突起,沉重的赋税掏光了家里的米粮,官府开始征兵。

说是征兵,其实是强制将家里的男丁押走,如有不从,就烧房子。

林大娘的丈夫就是那会被押走的。

后来,听说国家打了胜仗,但出去打仗的人,再也没有回来。

刚开始几年,林大娘还在村口盼着,盼着丈夫有一天会突然出现,给她带她最喜欢的桂花糕,调皮的问她,走的这几年想不想他。

后来,越来越多的人安慰林大娘,劝她不要等了,日子还要过。

林大娘只是笑笑说我知道。

再后来,林大娘不再去村口,她开始勤劳耕作,本来白皙的皮肤因为常年在烈日下暴晒变的黝黑,因为砍柴手上积满了厚厚的茧,从一个靓丽的少女变成了朴素的村妇。

林大娘抱着婴孩回到村里的时候,大部分村民己经起床,升起了炊烟。

小孩的啼哭声瞬间吸引了村里的妇人,她们好奇的围着林大娘问这是哪儿来的孩子。

林大娘笑着说捡到,便绕开她们,回家去了。

后来,林大娘给这个孩子取名——林游,希望他长大后可以云游西海,无拘无束。

村里因为当年战乱,抓走了不少男丁,留下的多是年过七旬的老人和刚学会跑跳的小孩。

村里的妇人改嫁的改嫁,守寡的守寡,还有少数人去了山里再也没有回来。

林家村虽然人丁日益稀少,但留下来的村民互帮互助,日子过的也算顺心。

林游就这样在村里吃着百家饭一天天长大。

林游不喜欢读书写字,就如他的名字一样,比起拿起笔,他更喜欢去山里游戏,摘野果、逗猴子,光着脚丫去踩河边的青苔,又或是抓几只鱼带给林大娘晚上加餐。

每当林游偷溜去山里的时候,村里都会响起林大娘怒骂的声音。

“小兔崽子,给我回来!”

听到这个声音村民们总是笑着打趣林大娘,“又让娃子背诗了吧?”

林大娘总会叉着腰笑着回道“哎这么大了,一点都不省心”。

林游在林家村度过了他的整个童年,他在这里学会了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,如何与人交往,也在这里埋下了他云游西海的梦想。
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